ⅱ-亚博im电竞

发表时间:2023-08-31来源:党委宣传部浏览次数:14

5)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制定实施方案、形成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单位,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经验做法和工作品牌。学校将“三全育人”(或立德树人)作为纳入高校巡视整改、“双一流”建设、教学科研评估范围,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的“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有关要求,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层层落实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坚持守正创新、固本铸魂,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着力强化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十大育人”体系,坚定教书育人初心使命,精准凸显农林特色的“三全育人”新格局。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体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贯穿到学校“双高”建设全过程。成立学校“三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双组长,各分管校领导担任副组长,横向成立“十大育人”工作组,纵向建立院、系二级联动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划拨专项经费,立台账、划责任、破壁垒,构建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立体交融的工作闭环。举行“三全育人”教育成果展示大会,制作案例宣传版面,不断优化调整工作制度和配套文件,重点工作采取项目化管理办法,逐步完善“三全育人”工作制度的“四梁八柱”。

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学院党委建立各类主题教育学习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夯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想根基。党委书记、院长为新生上好“开学第一课”,引导新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校领导班子成员定期给学生作辅导报告,深入一线联系学生。选优建强专职思政工作队伍。以辅导员、思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组成的思政工作“主力军”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完善选拔、培养、考核与激励机制。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拓宽辅导员发展路径。1人获评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首次有教师获此殊荣。发挥优秀学生榜样作用。组建上农青年讲师团,用青年话语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以“朋辈引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多名学生先后在花艺、园艺、鸡新城疫抗体测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13个项目中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在首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勇夺金奖和优胜奖各1项。累计595人次113个项目在市级及以上创业大赛中获奖,2021年、2022年4个项目在“互联网+”和“挑战杯”比赛中获国赛铜奖,实现我校在该赛项国赛奖项的突破。

强化“党建 ”引领。建立1个党群服务中心、6个理论学习型社团、7个红色加油站、形成12个“一支部一品牌”,先后获得2个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项目、1个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项目、2个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市教卫工作党委党支部建设示范点、1个上海高校“百个学生样板支部”。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累计汇编4册470个课程思政案例,立项课程思政校级建设项目18项、市级建设项目3项、国家级建设项目1项,获省级及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项。《实验动物》课程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组成员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中国系列《大国三农》思政课程教材列入农业农村部规划教材,实现教材示范引领。思政课程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强。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教育活动。在各种纪念日、开学季、毕业季大力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仪式感召,打造成上农学子专属的“最美思政课”,营造浓厚氛围,凝聚奋进力量。加强毕业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助力学生了解国情社会、正确认识自己和建立职业预期,找准未来成才发展之道。

全面推进课程育人,瞄准“双高”院校建设目标,聚焦课程思政,培养“有初心,有农心,有匠心,有匠才”的特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着力加强科研育人,围绕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以农业应用研究和开发为重点,把科研与专业建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逐步达到国内一流农林类高职院校水平;扎实推进实践育人,深化育人体系建设,持续参与学雷锋、寒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挂职锻炼、西部计划、进博会等志愿服务项目,助力青年全面发展;统筹推进文化育人,持续打响“农”字号品牌,注重以校史、校训、校歌、校园剧为载体,厚植“农林文化”育人根基,营造“尚农乐耕”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品牌”育人效能;深入推进网络育人,加强以“网”“微”“端”为重点的融媒体中心建设,强化互联网思维,构建“大宣传”格局;大力促进心理育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心理咨询服务、建立学校、系部、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切实强化管理育人,贯彻职业教育理念,深化校园治理顶层设计,有效提升校园治理效能,以高质量管理营造育人氛围;不断深化服务育人,实施“服务育人工程”,不断强化服务育人意识、丰富服务育人路径、提升服务育人质量,增强服务育人实效;精准推进资助育人,加强“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相结合,推选一批资助育人优秀案例和先进人物,培养受助学生良好品质;积极优化组织育人,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培优创新,织密组织体系,构建组织育人“新格局”,释放组织育人“新动能”,探索组织育人“新路子”。

6)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持续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坚持落细落小落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守为党育人主责主业,理想信念教育扎实推进。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主题教育。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建校7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在广大上农青年中广泛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与信仰对话”“我与祖国共奋进”“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活动1200余场,通过组织化学习、群众性宣讲、微团课展示、融媒体宣传、典型推选等不同形式引领广大团员青年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每周开展“青年大学习”,全市高校排名靠前;每月一次团日活动,学习效果极佳。上农青年讲师团在校内外开展主题宣讲120余次,以青年视角阐述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一个作品获团市委“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上海学校共青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暨微团课大赛总决赛一等奖。

积极发挥榜样示范引领,选树典型走深走实走心。充分发挥身边人、身边事榜样效应,大力培育先进典型,展现上农青年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1名同学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名同志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1个集体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学院获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基层团组织青年志愿服务工作通报表扬。

7)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宣传、阐释和实践转化。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落实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定期报送工作成果。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资源,学院党委始终致力于将伟大建党精神宣传好、传承好、践行好,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办学治校、融入教学科研、融入人才培养,充分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功能。

学院党委自2020年以来已连续开展四届校内“党课开讲啦”活动,始终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重要主题,通过“党课开讲啦”、支部书记上党课的方式,在广大师生中宣传、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培育“四有”好老师,培育“一懂两爱”的“三农”人才。

2020年学院实施党建单列课题计划,面向党务工作者单列党建课题计划,2022年首批立项6个党建单列课题,以单列课题形式鼓励党务工作者开展党建工作、建党理论研究。如数字经济创意系教师党支部书记王桂霞的单列课题《高校党建视域下红色记忆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对上海市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归纳出红色旅游中红色记忆的构成要素并进行深度解剖和分析,探索将红色资源、红色记忆融入到党建工作中的新路径。

8)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提升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拓展“中国系列”课程等选修课建设,落实“大思政课善用之”要求。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课程思政改革有显著成果。学校和院(系)领导每学期上思政课不少于1次。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课程学科建设,按规范要求做好组织领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教学组织和经费保障,积极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全覆盖。

加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为全面提高课程育人实效,2022年4月,学院出台《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农业学校)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4年)》,加强顶层设计,调整充实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列出7个方面举措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同时,明确牵头单位,确保任务落实。

培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为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学院积极培育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课程思政全覆盖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政教育元素。2021年,学院推荐《宠物内科疾病诊疗》《果树生产》等五门课程申报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推荐《实验动物》《农产品配送管理》两门课程申报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实验动物》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2022年学院新增市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6项,培育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3项。在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中,抓示范、树标杆,建设30个课程思政案例视频,着力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系部有项目、人人来参与、课堂全覆盖”的生动局面。2023年校级课程建设立项工作,经个人申报、系部初审、教务处组织评审等程序,共立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11项;对2022年立项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开展结项验收工作。


开展课程思政教研项目。2021年学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19项,其中市级1项,院级18项,《基于传承国家非遗基础上的松江“舞草龙”体育选项课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由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通过教研课题的开展,及时总结经验做法,提升理论研究,加强成果应用,加快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2023年,《无人机植保》的课程章节入选2023年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示范案例。1名教师获评上海市高职高专课程思政与文化素养教指委开展的首届“课程思政创新达人”,全市仅10人。3门课程参加上海市首届课程思政教学展示活动,《园林花卉》课程荣获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职业院校综合专业组特等奖,《无人机植保》职业院校综合专业组一等奖,《体育(舞龙)》课程荣获社会科学组二等奖。报送院级“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案例1个,市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案例1个。

搭建课程思政平台。开展相关培训、教研、比赛、案例积累、成果培育等,进一步探索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切实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2022年,积极落实《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举办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组织学院(校)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遴选活动,3位老师参加市级评选。

党政领导领衔上好“开学第一课”。按师生比1:350配备专职思政教师;中国系列《大国三农》思政课程教材列入农业农村部规划教材,2023年秋季学期将加设中国系列课程《大国农匠》。承办上海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第六届年会和国家级培训项目“专业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研修班”。

9)定期开展干部师生思想动态调研或意识形态动向分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

开展干部思想调研。学院领导以及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工会、团委、人事处、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利用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定期了解师生思想动态。每年开展教职工思想动态调研。调查从政治态度与理想信念、人生观与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和职业认同、现实压力和心理负担等方面问题,对我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对青年教师思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以及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进行梳理,把握好教师群体的思想状况,推动学校教学、科研、德育等各方面工作,形成专项调研报告。

开展学生思想动态调研。为及时把握思想理论教育热点难点,增强政治敏锐性,保持清醒头脑,学工部定期开展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工作。一是定期召开困难学生座谈会、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学生思想状态摸排座谈会等,第一时间与特殊群体学生沟通交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二是各系深入开展新学期学生思想状况调查,进行重点学生排查,开展个别谈心、资助帮困、心理疏导等专题工作,从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学习生活、创新创业等方面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三是以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为契机,通过集中收看、座谈研讨、主题活动、感言征集等多种形式,引导上农青年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做好敏感时期、重要时段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工作;四是定期深入走访学生社团、班级和宿舍,在广大学生中开展思想动态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


网站地图